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8-05 00:00
来源:本站
高温酷暑,热浪灼人,民生冷暖牵动人心。为切实保障酷暑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深入了解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情况,8月4日至7日,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谭书凯带领工作人员不畏烈日,实地走访慰问武隆区困难家庭,为困难群众送去清凉与关怀,并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专题调研座谈,为提升社会救助效能探寻合力。
慰问组一行顶烈日、冒酷暑,走访了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金鼎社区低保、特困等4户困难家庭。工作人员详细询问每户家庭在高温天气下的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防暑降温措施情况,耐心倾听他们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与迫切需求。家住金鼎社区的村名陈某,现年81岁,年事已高的他,除了靠每月低保金以外,还要肩负起种植农作物和照顾家庭的职责,儿子早年因交通事故造成二级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儿媳妇与儿子离异后,上小学的孙女也需要照顾。“这么热的天,你们还惦记着我们,太感谢了!”当慰问组将大米、食用油、牛奶等慰问物品及慰问金送到陈大爷手中时,老人紧握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在扎实走访的基础上,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情况进行了调研,围绕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探索、面临瓶颈与未来发展展开深入交流。调研中,武隆区民政局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当地社会救助工作情况:严格遵循“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原则,扎实推进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同步强化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灾害等多领域专项救助,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帮扶,构建分层分类救助体系;针对急难型困难,依托“愉悦救助通”平台创新推行救助事项“掌上办”,打破地域限制,提升救助便捷性、透明度与精准度。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谭书凯对武隆区社会救助工作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其在构建社会救助综合格局中主动探索、综合施策、效果显著,特别是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形成了可推广的实践路径,充分彰显了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的重要作用。
高温酷暑是对困难群众生活的严峻考验,更是对救助体系响应速度和温度的直接检验。此次走访,既是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履行社会组织责任担当、传递关爱的具体实践,也是一次宝贵的信息收集与政策研究契机。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以此次走访慰问和调研为基础,持续关注困难群体在极端天气下的生存状态,同时积极梳理、吸纳各方智慧,促进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的有机互补与深度融合,为困难群众织密织牢更有韧性、更具温度的民生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