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退出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基金会介绍
    • 组织架构
    • 基金会章程
    • 基金会制度
    • 资质文件
    • 政策法规
    • 联系我们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通知公告
    • 视频展播
    • 大事记
  • 信息公开

    • 年度工作报告
    • 审计报告
    • 收支明细
    • 救助通报
    • 救助公告
    • 救助通报表
    • 财务会计报告
    • 救助典型
    • 评估结果
  • 救助项目

    • 疾病救助
    • 助学救助
    • 慈善帮扶
  • 公益基金

    • 个人冠名基金会
    • 专项基金会
    • 冠名基金
  • 党的建设

    • 相关文件
    • 党建动态
    • 学习园地
  • 互动专区

    • 捐款方式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 通知公告
  • 视频展播
  • 大事记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 扶智助学—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帮扶项目

    已筹款:¥412.37
  • 用爱为生命助航

    已筹款:¥651.19

支出234.9万元救助320人 我市对口昌都天籁之音医疗援藏工作成效显著

2021-08-06 17:00

来源:本站

支出234.9万元救助320人 我市对口昌都天籁之音医疗援藏工作成效显著

 

为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庆市民政局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市民政局工作合作协议要求。7月26日至8月6日,受重庆市民政局委托,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前往西藏昌都市芒康、察雅、八宿三个县对当地耳疾患者开展天籁之音援藏行动。期间,共筛查耳疾患者1326人,对符合条件的320名患者成功安装了助听器。用真挚的行动在雪域高原上奏响了汉藏一家亲的和谐赞歌。

 微信图片_20210930105812.jpg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此次天籁之音援藏行动既是全国民政对口援藏工作会召开后第一个启动的大型援藏救助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开展的首个援藏项目,更是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微信图片_20210930105821.jpg

失聪少年与父亲骑车2小时 赶来装助听器

13岁的斯郎晋美,家住芒康县昂多乡,大约3岁起,他就失去了听力。看着同龄的小孩都在上学,而他因丧失听力只能跟着父亲放牛。从未上过1天学的他,对读书充满渴望。此前,父亲也曾狠心卖过1头牦牛,怀揣2万元带他到拉萨去看耳疾,结果还是没能治好。渐渐地,他的听力变得越来越弱,听不到的他也不愿再开口说话,父亲对此也无可奈何。

当听到有免费安装助听器消息,父子二人从乡里骑了2个小时的摩托车赶到芒康。“嗯”,这是斯郎晋美在戴上了助听器后,发出了第一个声音。随后他用手语和我们对话,作为他听到声音后的回答。

以后,他不仅有机会去读书,更有机会开口讲话,看着他们父子笑着俩挥手离去的背影,祝愿他的人生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10930105831.jpg 

聋哑女孩听见声音 与父亲用手语感谢

19岁洛洛,家住察雅县荣周乡,幼时因为发烧把耳朵烧坏了,父母也带她去昌都检查过,但因手术有风险最终还是放弃了。由于年幼失聪导致她成为聋哑人,一直以来,洛洛都是靠着手语跟别人交流。父母把她送到察雅县特殊学校,洛洛有了更多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封闭的内心也渐渐打开。虽然洛洛能看会写,但听不到声音始终是一种遗憾。

父母此前也想为她配一个助听器,但因费用昂贵作罢,这次听说有免费的助听器可以安装时,父女二人早早便来到现场排队,生怕错失机会。

刚戴上助听器,洛洛就忍不住转头看向父亲,用手语告诉他听到了。父亲也高兴地把女儿的意思传达给我们,失聪15年来,今天是她第一次听到声音,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洛洛的父亲更是双手竖起大拇指,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道:谢谢重庆,扎西德勒。

微信图片_20210930105837.jpg

从小失聪辍学 听见声音的她眼神发光

22岁的德西巴珍,家住八宿县同卡镇。巴珍出生在一个牧民的家庭中,父亲今年已经60多岁,母亲多年前就已去世。从4岁起,她开始渐渐丧失听力,小学只读到二年级就放弃了,因为家中还有哥哥姐姐,父亲对巴珍的失聪并不在意。

尽管她从小生活闭塞单调,但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甚至渴望有一天自己能挣到钱到拉萨治疗。为实现这个愿望,她从11岁起就跟着同村的人四处打工,由于没有文化,她只能在工地干些力气活。

 微信图片_20210930105842.jpg

转眼11年过去,她还是没能攒到手术的钱,眼看着愿望就要变成奢望,直到遇见此次援藏项目。当她一戴上助听器听到声音时,明亮的眼睛顿时鼓了起来,脸上抑制不住笑了起来,竖起大拇指向我们宣告她听到声音了。同行的阿姨,看到巴珍高兴的样子,也忍不住说出,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圆了我们巴珍的梦。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做好此次援藏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改善藏族同胞生活,增进他们的幸福感,更有助于推动西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守护祖国大家庭中藏汉人民血浓于水的珍贵情谊。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政策法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渝ICP备17015185号-1盗版必究渝公网安备 号

地址:渝北区民安大道489号 电话:(02389188006)传真:88737597 邮编:40112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